如何提高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打通科研课题转化“最后一公里”?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将破解点落在进一步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上,以创新力量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扭亏脱困。
据悉,为进一步提升技术输出的转化能力,为集团公司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加强了科研课题立项的前瞻性、效益性和领先性。该院与鞍钢股份及各生产厂形成课题立项联动,做好前瞻性课题的储备,充分考虑市场等因素,全力推进调品增效,在独有领先产品、战略产品开发、关键工艺技术改进、环保节能减排研究等方面进行立项。同时,加强工艺类课题过程管理,不断改进工艺路径、打通工艺环节,推动产品持续发展。
目前,按照“前瞻性、效益性和领先性”原则,该院力争在输出转化的数量、额度上将有较大突破,培育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全年力争实现技术贸易创效500万元目标。据了解,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还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增强创新支撑能力,实现研发平台建设提档升级。目前,制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五年期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得到国家批复。成立并运行“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全方位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配套购置热模拟试验机等一批先进科研装备,全面提升检测和中间试验能力。
优化设备布局,修缮实验室设施,美化试验环境。完善设备ABC分类管理模式,实施关键设备定期维护维修;强化设备功能状态监控,提高使用精度;建立设备维修固定渠道,提升设备完好率,提高设备使用寿命。规范常耗材料备件存储定额,建立备件材料协作联储和加急备件材料绿色通道,合规使用自主采购,优化采购流程和职能,全面提高备件材料的供应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