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也来参战,谁能登顶存活?

2017-04-12 12:53:16 鞍山科技大市场 收藏

                         ---原标题“共享充电“Hi电”获数千万投资 百电战要来?”

   共享充电企业“Hi电”称,该公司已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志拙资本领投,非同凡想创投以及四位知名个人投资者跟投。

   Hi电创始人刘文源曾创建校园打印O2O企业随米,其在随米的大部分股权已经转让给爱财集团(爱学贷),成功退出。据刘文源介绍,Hi电产品形态为桌面式(与我们报道过的小电类似)充电宝,容量为20000 mAH,定价1/小时,无需押金,不需要购买充电线。

   Hi电于2016年年底启动,经过几个月的研发以及供应链整合,截至目前,其已在上海的餐馆场景铺设了数百台产品,在目前的小范围测验中,单台机器每日可出租3-5次;刘文源希望在4月底完成万台铺设,五月底完成6万台,一年铺设千万台,目标场景是能让人坐下来待半小时以上的地方

   刘文源称:在做方向选择的时候,考虑的主要是用户规模足够大,强刚需,可快速规模化复制。水、电、互联网是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真正的强刚需,并且市场规模足够大,国内有8亿的智能手机用户,每天产生十多亿次充电,其中有一亿多次充电发生在家里之外,中国目前已经有20多亿的存量充电宝。

   刘文源认为,选择桌面式充电宝的初衷在于把大的场景拆分到在最小单元,桌面式所见即所得,用完即走,更类似于无桩共享单车,机柜式因为需要固定点取、还,更类似于有桩自行车,所以即使机柜型产品已经进驻商场,Hi电仍能进入其中的商户。桌面式产品的成本也足够低(100元以内),便于快速铺设,技术门槛主要在于大量产品并发时的运维,但线下运维会部分交与商户。刘文源认为在理想情况下,桌面型产品一个月即可回本,是一个比共享单车更好的模型(成本更低,日付费差不多),因此足够好的财务模型和可快速复制是充电宝租赁的优点,至于征信数据,刘文源并不以为然。

   该公司已有小一百人团队,核心人员来自微软Google中国、饿了么美团点评、Uber中国。

   目前,浮出水面的共享充电已有十余家,执行力和资金将是决定此事核心——速度的最大因素,百电大战也许即将出现。拭目以待个“共享”时代的到来。

 

来源:亿邦动力网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鞍山科技大市场官方微信(公众号:鞍山科技大市场)。
关注鞍山科技大市场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