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冶大步迈向新兴产业市场

2016-05-06 10:01:14 鞍山日报 收藏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从战略上重新校准方向,转方式、调结构,不断刷新自我。近日,中国三冶连续中标辽阳市大型人防公交枢纽PPP工程、吉林四平地下综合管廊PPP工程,这意味着新兴模式与新兴产业在中国三冶已完美拉开帷幕。

以冶金建设起家的中国三冶,面对钢铁行业的持续低迷,并没有沉睡在过去的“光荣簿”里,而是紧跟国家供给侧改革脚步,重新调整战略结构,以PPP与地下综合管廊为切入点,大步迈进新兴产业市场。

新兴产业是以国家主导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产业,更是施工企业结构升级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良机。为提升差异化竞争能力,形成新的产品结构和品牌,中国三冶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导小组,深入研究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结合自身优势分析市场,制定了“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环境工程”“美丽乡村与城镇化改造”的发展规划与目标,不断提升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在PPP项目市场开拓中,中国三冶不断加强与政府、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抓住城市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建设契机,对市政基础设施中的道路、公共建筑、管廊等采用PPP模式的项目加大开发力度。目前,已与鞍山、辽阳、开原等城市成功签订PPP框架协议,部分工程已成功落地,数项工程正在积极磋商中。

在国家调整格局的大背景下,中国三冶在成功“嫁接”新兴模式与产业之后,又积极调整冶建施工“老手艺”的发展方向。中国三冶提出了“铸造冶金传统业务、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这种将看家本领与创新相结合的改革方向,将提升传统“老手艺”,增强看家本领,借力钢铁、有色、化工等企业改造升级、兼并重组的机遇,推动产业发展,深入了解企业需求,为业主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致力于打造综合型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商”。

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收入和效益的源泉。近年来,中国三冶全面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型、不同地域、市场环境、项目重要程度、分包资源、项目团队等情况,结合项目策划,本着管理到位、风险可控、效益最大的原则,确定不同类型的项目经营管理模式,签订不同类型的目标责任书,全面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将落实责任、把控风险、精细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主要抓手。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鞍山科技大市场官方微信(公众号:鞍山科技大市场)。
关注鞍山科技大市场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