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经过几轮评选和社会公示,2015年度鞍山市科技进步奖和2015年度鞍山市专利奖揭晓,有111个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35个项目获得专利奖。
截至2015年12月末,我市共有128个项目申报2015年度鞍山市科技进步奖,经过初审、专家行业评审和评审委员会终审三级程序并经过社会公示后,最终确定111个项目获奖,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6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54项。2015年度鞍山市专利奖是我市第一届专利奖,经过初审、专家行业评审和评审委员会终审三级程序及社会公示后,从申报的130个项目中最终确定35个项目获得专利奖,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0项。
此次获得市科技进步奖的项目特点十分鲜明,从结构上看,共划分为钢铁冶金、矿产品深加工及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农村及社会事业、医疗五大类别,基本符合我市产业发展现状。这些获奖项目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原始创新、自主创新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明显增加,鞍钢股份公司的“高性能桥梁钢制造技术及其在国内外重大桥梁工程上的应用”项目,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4项,主持制定1项桥梁用钢国家标准。该项目技术已在鞍钢三条宽厚板生产线推广应用,新增利润5968万元。鞍钢矿业研发团队经十年攻关,研制出AMC-1大型智能液压圆锥破碎机整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生产效率提高5%-10%,整机价格降低30%,备件价格降低50%。此次获奖项目的产学研合作渐成趋势,其中院企合作完成的项目有15项,占所有项目的13.5%。反映了我市企业正在从单打独斗的传统研发模式向“借力、共惠”式的创新合作模式转变。如鞍钢集团矿业公司与北科大合作的“冶金矿山智慧矿山研究与应用”项目,荣信公司、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陕西海立电气公司、株洲南车公司联合研发的“大功率四象限运行变流系统的研发及应用”项目等,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为鼓励自主创新,推动科技发展,我市设立了专利奖。此次获专利奖的项目全部拥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已在我市实施专利产业化,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工业类项目33项,农业类项目1项,医疗服务类项目1项。鞍钢矿业公司的“一种散装防水乳胶重铵油炸药及其制备方法”项目,是国家倡导并大力推广的工业炸药生产技术,实现了炸药安全与高威力的统一,目前已创效益7亿元。森远公司的“热风循环式再生修补车”项目,100%利用废旧物料,绿色环保,广泛适用于各种公路、桥梁、隧道、厂区等沥青路面的修补施工,不受季节和地区限制,目前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鞍山热能院的“一种烧结余热综合利用工艺及装置”项目,为国内首创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及装置,目前实现销售收入1亿元,利润230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