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双创周北京会场主题展举行

2016-10-12 14:50:29 第二届全国双创周北京会场主题展举行 收藏

10月12日,第二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简称“双创周”)北京会场主题展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拉开帷幕。本次展览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为主题,展示内容分为五个板块:构建创新创业新生态、引领新经济澎湃新动能、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创业文化和双创活动以及室外展示的创业服务机构,共195个项目,其中成立5年内的项目135个,占70%;今年新参展的项目185个,占95%。新产品75个,新技术64个,新模式24个,新业态32个。涉及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智能机器人、互联网+等前沿技术和产业领域,通过项目来展示双创一年来的新亮点和新趋势。

硬科技创业成主流

全球首创液态金属电子增材制造技术、全球首次实现人脸识别算法超越人眼识别准确率、国内首个能植入手机的微型量子点光谱仪……作为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海归人才、高校院所科研人员、领军企业的高管和骨干等人群瞄准全球科技创新前沿,加入创业大军,使得他们的创业呈现鲜明的“高精尖”特征,硬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在“双创周”北京会场主题展上,来自中科院理化所、商汤科技、芯视界、百济神州、中航智等中关村创新主体的新技术、新成果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在创新创业新生态板块,由芯视界公司研发的微型量子点光谱仪成了展区的“明星”,通过手机大小的光谱仪一分析,不同茶叶的品质,一目了然。

在以前,光谱仪作为一种分析仪器,几乎在每个科学领域都会用到,但这类设备通常体积过大以致于难以移动。芯视界利用胶体量子点纳米材料研制光谱仪芯片,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将光谱仪专业分析仪器的体积和造价均缩小近千倍,并仍然保持专业仪器的高性能。通过在手机、无人机等智能终端搭载量子点光谱仪,可实现在疾病健康检测、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为人类开启认识世界的“第三只眼”。在新经济新动能板块,商汤科技的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让参观者啧啧称奇。

商汤科技开发了名为DeepID的深度学习模型,在LFW数据库上获得了99.15%的识别率,超过Facebook和Google。这是有史以来首次超过99%的LFW识别率,也是全世界首次实现人脸识别算法超越人眼识别准确率在2015年底结束的第六届ImageNet图像识别大赛上,由商汤科技和香港中文大学多位科学家联合组成的团队在视频物体检测竞赛中取得了检测数量、检测准确率两项世界第一的成绩,商汤科技因此成为首个在ImageNet夺冠的中国企业。

目前,中关村已在人工智能、原创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领域涌现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累计创制国际标准184项,在部分技术领域实现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变。

创业创新链条深度融合

随着全国双创热潮的持续深入,领军企业、高校院所积极投身双创,孵化出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又促进了自身转型升级,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的结合,带动双创向产业纵深发展,成为推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和领头羊。漫步展区,你会发现:央企来了。

航天科工、中航工业在中关村成立双创服务平台航天云网和中航爱创客。作为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航天云网以“云制造”为核心,连接“互联网”和“智能智造”,为工业企业提供供需对接、信息共享以及产业链配套服务。上线约一年时间,航天云网平台注册量已经突破11.6万户,交易数约1.5万条。航天科工集团于4月初发布了430亿元协作采购需求,不到两个月成交额就突破60亿元。市属国企来了。

北京电控联手58集团、创业黑马等共同投资打造以企业孵化为主旨的科技服务展示平台“创E+”;首钢集团内部创业,成立主打智能停车立体车库的首钢城运公司。首钢城运是首钢集团内部创业项目,该公司依托首钢集团的资源平台优势,研发的公交智能立体车库、双圈型智能圆形塔库等立体车库为国内首创。通过智能停车管理和自动导航系统等,可实现车辆搬运安全和智能化控制,以无人化驾驶技术实现密集式停车。

外资科技企业来了。微软在中关村成立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和微软加速器,ARM联合中科创达成立旨在服务智能硬件创业的安创空间。创业企业申请后经选择进入微软加速器,微软免费提供办公空间和培训、融资对接等创业资源。成立3年多时间,成功培育100余个创新团队,七成以上的团队具有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世界前沿技术竞争力,毕业企业整体估值超过380亿元。

民营领军企业来了。作为联想控股的早期投资和孵化板块,联想之星致力于为创业者提供天使投资+深度孵化的特色服务,做创业者身边的“超级天使”。目前管理着两期、总额约15亿人民币的天使投资基金。2015年,被评为中国最佳天使投资机构前三名。小米公司以小米手机、电视、路由器为核心,发展到以米家为品牌的生态链产品。小米移动电源、小米手环、小米空气净化器、九号平衡车等产品市场份额位列国内第一,带动了制造业的升级换代。京东与科大讯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智能家居和语音技术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共同出资成立一家高科技公司——北京灵隆科技有限公司,开创了一种崭新的语音交互方式。

院所和高校也来了。北大、清华、中科院等14家学术单位和商飞、新奥等100多家行业龙头及高科技领军企业为基础,创建了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将建成60万平方米集研发、孵化和企业创新型运营总部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基地;北航教授、国家863机器人领域专家组长魏洪兴教授带领团队自2012年开始对轻型协作机器人模块化研究,并于2015年1月在注册成立遨博智能。遨博智能突破中空伺服电机等技术瓶颈,实现协作机器人关键核心部件完全中国制造;依托北航王田苗团队研发成果,柏惠维康公司推出的国内首台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可以帮助医生在大脑这个“生命禁区”实施微创、精准、高效的无框架立体定向手术,手术平均用时仅30分钟,定位精度达到1mm,患者只留下1个2mm以内的创口。

领军企业通过开放资源、变革组织模式带动中小微企业实现融合创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通过技术合作合资促进产研融合;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提供联合研发、中试等服务,促进了创客、痛客、极客与平台融合发展,新型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中关村呈现出创业创新链条深度融合的发展新局面。

政策创新红利不断释放

国务院发布的大力推进双创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加快构建双创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公安部人才出入境政策20条、工商行政管理改革19条、药品监管及产业发展12条、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等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成为双创蓬勃发展重要推动力。

在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筹)的站台,有着“新材料之王”称誉的石墨烯,看起来轻如鸿毛,1立方米仅有0.77g,但却强似钢铁、柔如皮筋,断裂强度比最好的钢材高200倍。成立于1956年的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经过多年自主研发,在石墨烯应用领域形成了40多种新材料产品,其中石墨烯隐身材料、石墨烯高温合金材料、石墨烯铝合金材料为国际上首次发明。为了促进产业化,2016年,北京市与航材院联合成立石墨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并预留部分股权,探索建立核心团队股权激励机制。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鞍山科技大市场官方微信(公众号:鞍山科技大市场)。
关注鞍山科技大市场官方微信